“冷链物流园的马铃薯出口供货渠道是否稳定?种植主体与海外市场对接是否存在障碍?”在广东供销(恩平)天业冷链物流园,市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正对照监督清单逐项核查。作为广东“十大名薯品牌”,恩平年产马铃薯超10万吨,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再监督定位,通过“嵌入式监督+跨部门协调”模式,推动构建起从田间到国际餐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了解马铃薯产销情况
针对马铃薯产业传统分散经营模式暴露的品质不稳、议价权缺失等症结,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监督,助力供销系统创新“社村联”模式,整合6个专业合作社、60余户种植主体,搭建起“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平台。如今,种植户只需专注田间管理,种苗培育、冷链物流、跨境销售等环节均有专业团队保障。“出口利润较国内提升20%以上,“社村联”的标准化体系让我们更有底气。”2月20日,负责马铃薯出口销售的广圣农业公司负责人展示着首批发往新加坡的34吨马铃薯货运单。
“出口资质认证滞后、国际供应链不畅等瓶颈必须突破!”去年11月在政企座谈会上,市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监察组注重收集企业反馈的堵点问题,迅速将企业和农户诉求梳理成5项任务清单,并抓好监督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督促市供销社联合农业部门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引导龙头企业对接港澳及东南亚采购商,建立定向供应关系。推动农技部门引进荷兰薯系列抗病品种,推广“膜上结薯+水肥一体化+高垄栽培”种植技术,亩均增产13%、增收超500元。同时,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品牌建设环节,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加快为恩平马铃薯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推动牛江镇马龙塘马铃薯示范基地申报“供港出口食品生产备案”。目前,恩平马铃薯已通过“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形成种植、生产、销售全流程闭环管理,出口市场拓展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年内预计订单销售超6000吨,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万元。
“监督既要打通堵点,更要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海外品牌推广、跨境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持续深化嵌入式监督,推动优化马铃薯产业从种植到跨境销售全过程社会服务,让更多“恩平薯”出现在国际餐盘上。